“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简称“神桥”)是一种用于外周神经损伤修复的材料,和过去临床惯用的“挖肉补疮”式的自体神经修复相比,它避免了切除自体神经所带来的种种并发症,是目前公认的理想的神经修复材料。
我国成功研发“神桥”第一人,就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刘小林教授。日前,刘小林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畅谈科研心得、从医之路。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实习生 刘映映 李秋娴 通讯员 李绍斌 彭福祥
“要在科研上做出成绩来”
“为搞研究,我可是死过一次的人!”刘小林回忆起20多年前的一段经历。当时,作为年轻的外科医生,他一边做临床一边做科研,不料在一次动物实验中,从小鼠身上感染了出血热病毒。
这是一种凶险的疾病,不仅会出血、发热,还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严重的可致死。“当时,我全身出血量极大,病危通知书都下了,亲朋好友哭成泪人。”刘小林回忆,他被抢救了近两个月,最终奇迹般地好转。“我可以说是重新活了20多岁。”这段经历让刘小林更加珍惜生命,并暗下决心“要在科研上做点成绩出来”。
研究“神桥”一波三折
1998年,刘小林开始摸索组织脱细胞技术应用,也就是在这一年,他赴瑞典隆德大学进修,师从世界著名周围神经外科专家伦德博格,从事神经移植体研究。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同实验室一名博士的“经过脱细胞处理的神经细胞电镜照片”实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个大胆的想法跳出来:为什么不能把这种技术应用到神经移植材料上去?
说干就干。刘小林毅然决定回到实验条件更适合自己的祖国进行相关研究。然而回国后却举步维艰:一是当时国内研究神经移植材料的主流观点并不看好组织脱细胞技术,二是动物实验结果一开始也不理想。项目第一次被送往广州市科技局评审时,评价甚至是“C”——这意味着项目在起跑线上就被直接“枪毙”了。
不过刘小林并没有放弃,他四处找寻专家资源,多次讲解项目研发价值,希望得到认可。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山大学当时主管科研的副校长颜光美听说了该课题,敏锐意识到项目很有潜力,便专程联系了广州市科技局,请其重新组织一次对该课题的论证。凭借这次论证,刘小林的团队成功拿到了第一个立项。有了第一桶金,省自然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都来了,后来还杀进了十一五、十二五的“863”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一切都开始进入了良性循环状态。
2012年9月6日,中山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广州中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小林教授为主的科研团队合作研发成功的“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材料”(神桥),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批,材料具有世界先进水平,获准临床使用和上市。
用真诚和爱心对待病人
刘小林从医32年来,对“大医精诚”四字有深刻的见解:“精是指医学造诣上的成就,而诚则是指对待病人的真诚与爱心。”
几年前,东莞木匠张聪(化名)工作时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不幸折断,当时张聪的主治医生便是刘小林。张聪一家老小的生计靠的就是他这一双手,如果手指驳不回,一家人的生活很快就会陷入危机。
为了给张聪驳断指,刘小林做了一个通宵手术,最终成功驳回两根手指。张聪也因此成了刘小林的“粉丝”,回到东莞后还当起了“宣传员”。
“他村里人一有需要就会给我打电话,我帮忙解决。”刘小林笑着说,“能帮就帮呗!”
“我觉得做医生最大的快乐是每每想起这些暖心的事,心里总会有一丝安慰。”刘小林说。
摘自2014年8月21日《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