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是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以牙源性最为常见,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感染常沿筋膜间隙蔓延,向邻近间隙扩散,形成多间隙脓肿,或沿淋巴道、血性播散,引起败血症。累及颈部者甚至可形成纵膈炎,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给予口服抗生素或静脉抗感染治疗可出现无肿胀、高热及白细胞增高等隐形感染的表现。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日前,一中年男性因自行拔牙后颌面部疼痛,无法轻松张口,紧急赶往我院急诊科就诊。就诊时已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困难并吞咽痛明显等症状,经接诊医生检查发现右侧颌面部明显隆起,大小约6.0*5.0cm,累及到右侧颈部环状软骨平面以上,明显红肿,颌面口底组织质硬,有明显压痛,电子喉镜检查提示张口受限,咽部稍充血,扁桃体Ⅰ°肿大,舌根组织肿胀,挤压会厌,会厌中度肿胀。
为进一步妥善治疗,收入我院耳鼻喉科。入院后告病重,紧急完善相关检查,感染指标中PCT升高16倍,白细胞、C反应蛋白也不同程度升高。在五官科副主任凌威副主任医师的主持下,耳鼻喉科、口腔科、护理团队联合讨论,决定进行充分抗炎治疗,拔除病灶牙齿,在此基础上完善CT/MR检查,做好气管切开准备。经过5天保守治疗,感染指标明显下降,但颌面部隆起仍不消退,凌主任再次组织科室二次讨论,通过反复对照颌面CT及颌面部超声技术检查结果,发现颌面部间隙多发脓肿形成,需分隔打开才能达到充分切开引流目的,同时口内的拔牙处也为内侧一个引流通道。经讨论,耳鼻喉科练键勤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局麻下颌面脓肿切开引流,切口选择在右侧下颌骨下缘,以利于脓液低位引流,术中并往下、往上及往颌面内侧充分撑开,引流出大量脓性液,放置引流管,经过3天的持续治疗,患者颌面部脓肿消退,好转出院。
练键勤副主任医师表示,对颌面部浅筋膜间隙感染的治疗,首选应鉴别蜂窝织炎和脓肿形成期,才能决定是否需作切开引流,及在何处切开引流(定性、定位)。在急性期由于红肿热痛明显,有时较难作出波动感的判断,特别是位置较深时,更不易查出波动感。因此,需要利用口腔颌面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研究间隙感染情况,以指导临床正确的间隙感染的来源。
罗春林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