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静馨药师 中山一院临床药学
1、拿什么碱化你,我的爱人?
当尿液PH值小于5.5时,尿酸呈过饱和状态,溶解的尿酸少,当PH值在6.2-6.9时,大部分尿酸以阴离子尿酸盐的形式存在,尿酸结石最容易溶解并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将尿PH值维持在6.5左右最有利于尿酸结石溶解排出。
2、适当碱化尿液,不是长期碱化
当尿pH 6.0以下时,需碱化尿液。尿pH6.2 ~ 6.9有利于尿酸盐结晶溶解和从尿液排出,但尿pH>7.0易形成草酸钙及其他类结石。因此碱化尿液过程中要检测尿pH,长期用药更应注意。
3、常用药物:碳酸氢钠或枸橼酸氢钾钠。
口服碳酸氢钠(小苏打):每次1 g,每日3次。
由于本品在胃中产生二氧化碳,可增加胃内压,并可引起嗳气和继发性胃酸分泌增加
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碱血症,并因钠负荷增加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肿。
因此碱化尿液过程中要检测尿pH。
4、优先选择降尿酸作用的其他药物
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氯沙坦、氨氯地平在降糖、调脂、降压的同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尿酸作用,建议优先选择。
5、避免使用升高尿酸的药物
常用的部分药物会导致血尿酸升高,包括阿司匹林、利尿剂、环孢素、他克莫司、尼古丁、酒精、左旋多巴、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经过权衡利弊后尽量避免使用升高尿酸的药物。
对于需要服用利尿剂的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避免应用噻嗪类利尿剂。而小剂量阿司匹林尽管升高血尿酸,但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手段不建议停用。